簡易版咖哩。
小孩愛吃咖哩,每次出現這道菜,一定吃上五大碗,跟平常一碗就飽的胃容量大相逕庭,添飯添到煮婦驚呆,無咖哩的日子,煮一杯米吃兩天,有咖哩的日子,煮兩杯米還不夠。
煮婦煮咖哩有三項堅持:洋蔥炒到焦糖化、加高湯不加水、靜置隔夜。以上動作都不難,但要花時間。
常常是前一晚,收拾晚餐殘局後,先把咖哩煮好,靜置一夜,隔天就能吃了。但是這次,因為工作晚了,沒來得及在前一天備好材料,偏偏又已事先預告:明天吃咖哩喔!為了信守承諾,只能當天煮當天吃,雖然時間不夠,但能堅持的還是沒棄守,洋蔥花了點時間炒到焦糖化,加水後,加入一份雞骨架,蔬菜與高湯一起煮(平常是高湯先煮好,再煮咖哩)。
雖然,用不用高湯,有沒有炒到焦糖化,小孩應該吃不太出來,而且市售咖哩塊一加,什麼味道都有,高湯也未必是必要條件,但煮婦就是十分堅持,該到位的就要到位,煮婦魂爆發,什麼都擋不住啊。>_<
簡易版咖哩
難度:★
材料:
洋蔥一顆
紅蘿蔔一條
蒜頭兩瓣
雞胸骨一副
咖哩塊一塊(可參考外包裝水跟咖哩的使用比例,依我的經驗,照著包裝煮會太濃太鹹,可適度多加一點水)
水
做法:
1.鍋子放油,中小火將洋蔥碎炒到焦糖化(呈咖啡色,洋蔥會出現迷人香氣)
2.加入蒜末同炒
3.加入紅蘿蔔塊同炒
4.加入水1500公升
5.加入雞骨架
6.中火滾40分鐘,即為高湯
7.撈出雞骨架
8.加入咖哩塊,煮融後,即完工。
#竹科煮婦 #食譜分享